关于肥胖与减肥的几个常见误解
12/19/2023
离圣诞大餐只有几天的时间了,接下来就是元旦聚会,然后是中国除夕春节元宵节。。。。。。很多人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一顿顿的美餐扑面而来,紧张的是这体重怎么办?
虽然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食不果腹营养不良瘦骨嶙峋,但总体来讲,39%的人(约26亿)体重超重或肥胖。世界肥胖联合会2023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5年,全球51%的人口(约43亿人)将超重或肥胖。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到那时,全球超重或肥胖问题带来的经济代价将达到4.3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的3%。肥胖正在成为人类最大的健康问题,这也就难怪,几天前科学杂志(Science)编辑部评选出来的2023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中,第一名就是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治疗肥胖症的进展。毕竟,在对抗肥胖的路上,任何一个进展,或大或小,都可能给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好处。
详细讲述肥胖的原因,危害,与预防及治疗策略需要太大的篇幅,我这里只简单列举几个关于肥胖与减肥的常见误解,用格言式的短句配以简短的解释或完全不加解释,以帮助大家在这群节毕至的让人既激动又紧张的时刻,多了解一些有关知识并容易记住。
1.误解:肥胖的人与减肥不成功的人都是意志力不强的人。
想想我自己多年来增肥屡屡失败,就知道别人减肥也一定不容易。(这是我自己的真实告白!)
肥胖的人不需要你告诉他们肥胖,他们自己比你清楚。
肥胖的人不需要你提醒他们减肥,他们自己比你着急。
世界上肥胖人数飞快增长,绝不是因为我们人类飞快地变得越来越意志薄弱。
让一个人放弃做一件事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他做不到那件事。(对减肥失败的朋友,鼓励比什么都重要。把TA的失败归结于TA意志薄弱,这不仅非常可能并不真实,更只会增加TA的羞耻感与自暴自弃。)
2. 误解:肥胖是遗传的,我无能为力。
遗传对于所有的疾病,就是一个不散的阴魂,它无处不在,但又似有还无。(遗传确实在肥胖的发生上起一定作用。没有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的肥胖症称做单纯性肥胖。 这种肥胖占肥胖症总人数的95%以上,的确具有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40%或更多。但遗传不是肥胖唯一的决定因素。肥胖作为一种复杂的基因表型,是很多具有较小作用的多个基因作用累加的结果。遗传基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肥胖的易感性,是否真的发生肥胖,还与该个体所处环境,对环境的应对手段,以及个体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胖,也不一定是他们把肥胖基因给了你,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把他们觉得好吃的东西给了你。
青出于蓝可以胜于蓝,你也可以胜过你的胖基因,即使你不幸带上了一些。
3. 误解:只要管住嘴迈开腿,就能拒肥胖于千里。
管住嘴迈开腿,拒肥胖于千里?说得容易!
减肥不仅要管住嘴,更要吃得健康。(肥胖不都是营养过剩引起的,甚至可能是营养缺乏所致。很多人是因为蛋白质、电解质缺乏或异常,引起代谢低下而出现肥胖,简单地控制饮食不仅不会有效,反而可能加重身体损害。因此,对肥胖的人,应先进行身体组成成分的检测,明确是什么样的肥胖。还有一些患者有吸收功能障碍,如老人、熬夜或高压力工作群体,因肠道菌群紊乱而常伴腹胀、腹泻或便秘的人群。医生需要针对吸收障碍进行必要的干预,建立良好的代谢,才能有效地消耗脂肪。饥饿节食法并总不利于减肥,过度节食快速减去的体重大部分是水和肌肉,随着基础代谢下降,体重降低会很快停滞而达到体重平台,恢复饮食后体重又容易反弹。而且过度饥饿容易使人体进入应激状态,一旦有能量摄入将优先储存为脂肪,并且难以被消耗。饮食中要科学分配三大主要能量来源的摄入,一般来讲,碳水化合物应占每日总热量的50%-60%,脂肪占25%-30%,蛋白质占10%-15%。低碳饮食会引起神经肌肉疲劳。大脑不喜欢使用脂肪,而喜欢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因此低碳饮食会引起神经疲劳。糖原是肌肉生长和工作的能量基础,因此碳水化合物摄入过低也容易产生肌肉疲劳。高脂饮食不利于减肥,但过低脂饮食也不健康,生命活动所需的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等需要脂肪帮助吸收,人体大部分的激素由脂肪参与制造,缺乏脂肪容易引起营养缺乏、内分泌紊乱、睡眠紊乱等。减脂期要注意增加蛋白质的补充,尤其是优质蛋白,但又不可过度饮食高蛋白,增加肾脏与心脏的负担。过多蛋白质代谢废物还可在体内堆积而引发高尿酸、高血压、肠道肿瘤等疾病。因此,减肥是一门科学,肥胖症患者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减肥,不可只是简单地“管住嘴迈开腿”。)
4. 误解:不需要运动就能减肥就最好。
不需运动就能减肥,是说给懒人听的,你不是懒人,你不听。(网络上有很多减肥教主推销各种各样的减肥秘诀或产品,主打就是不需运动的减肥术,别信!)
减肥不是终点,促进整体健康才是终点,运动是促进整体健康的第一要素。
即使没减肥,你运动了也不吃亏。
5. 误解:减肥越快越好。过节胖个八斤十斤,节后再快速减个八斤十斤,没事!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容易失去;太容易丢失的体重,也容易很快又回来。
忽胖忽瘦的危害,可能比常胖不瘦的危害更大。(体重反复,又称为“体重循环”或“减肥-反弹”现象,是指体重在减少后又增加而反反复复的情况。这种现象对身体健康可能比肥胖本身还带来更多的危害,包括增加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和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可能导致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自卑和抑郁。频繁的体重变化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增加骨折风险。体重波动还可能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与细菌的感染。为了避免这些危害,建议采用稳步和健康的方式减肥,如平衡饮食和定期锻炼,并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制定减重计划。避免极端或快速减肥方法,以免导致体重快速反弹,并使未来减肥变得更加困难。)
6. 误解:GLP-1将一劳永逸地解决肥胖问题。
如果你认为GLP-1将一劳永逸地解决肥胖问题,then you are too simple too naïve!
屡次治疗肥胖的科技突破的经验告诉我们,理想常常是“骨感”的,但最后现实却总是“丰满”的。(这次GLP-1 治疗肥胖的突破恐也难破这魔咒。GLP-1在治疗肥胖上的确实是一个突破,首先是到目前为止多个临床实验效果不错,好像比以往的药物效果更明显。其次GLP-1治疗的机制是通过调节大脑对饮食的渴望,是一种较新的机制。但是,还需要更长与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证实它的长期有效性与安全性。根据以往很多科技上的“重大突破”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它身上寄予太大希望可能得到的又是失望。并且,我认为无论市场上有什么成功的药物,我们都不应该降低对饮食和生活方式健康的强调。)
解决多因素问题,就得多管齐下的方法。(引起肥胖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内分泌,饮食结构与习惯,生活方式,其他疾病与药物使用,以及诸多其他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因素等等,每个人的原因与状况都不一样,One-size-fits-all (一刀切)的办法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因此,饮食,运动,心理,药物,手术等等措施会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都被使用。在很多肥胖症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以上治疗种类中的多种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7. 误解:只有吃得开心才是真开心。
吃得开心不一定非要多吃。
节日里,吃美食是开心的事,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出汗也是开心的事。
只有健康才是长期开心的保障,才是幸福生活的引擎。
最后,在这多个节日接踵而至的季节里,我祝福你与你的家人健康开心!